追求成功,卻又感到力不從心......
一個小男孩在院子裡搬一塊石頭,父親在旁邊鼓勵:「孩子,只要你全力以赴,一定搬得起來!」但是石頭太重,最終孩子也沒能搬起來。
他告訴父親:「我已經用盡全力了!但是實在太重了......」
追求成功,卻又感到力不從心......
一個小男孩在院子裡搬一塊石頭,父親在旁邊鼓勵:「孩子,只要你全力以赴,一定搬得起來!」但是石頭太重,最終孩子也沒能搬起來。
他告訴父親:「我已經用盡全力了!但是實在太重了......」
【樂奇㊣能量】火星殖民計畫,NASA選中17歲少女!
🤔兒時的夢想有實現的可能嗎?
這位17歲的美國少女印證了:
再大的夢想只要付諸實踐,就有機會越來越近✨
艾莉莎亞‧卡森(Alyssa Carson)在👀觀賞卡通「花園小尖兵」的火星任務後,
有一本書說,患有「拖延症」的病患占人口7到8成,但是捫心自問,可能有9成以上的人們都會不好意思的會心一笑。
是否曾好幾次有重要的事情掛在心上,已經決定坐在書桌/辦公桌前開始奮鬥,卻忍不住開始整理書桌、或拿一 些小零食、又或拿指甲剪修剪。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,還一直安慰自己「整頓整頓,才能好整以暇的面對挑戰!」
直到截止日前,才停止拖拉和焦慮匆匆完成。
馬戲團裡的小象
馬戲團裡,剛出生的小象就被拴在一個小木樁上,從此,這一圈半徑2公尺的小區域就成了牠的整個天地。即使小象曾經試圖逃脫,但是堅固的小木樁卻紋絲不動。
牠日復一日用力拉扯、衝撞,皮都磨破了,無奈力氣就是這麼小、小到小象不得不放棄自己所嚮往的自由。
【樂奇㊣能量】難走的,通常是上坡路
在報社實習時,最喜歡採訪各路創業者。並非好奇他們有多少發財之道,而是非常想知道,他們是如何熬過那段艱苦日子的。
李老師是第一位首訪者,大學主修資工的他感覺到電腦發展的前景,而有了開辦電腦學習班的念頭。起初,只是在家裡開設簡單的電腦培訓業務,沒多久,他就野心勃勃開始尋找場地,籌備建立一個較大的培訓中心。
小時候曾向老師學書法,用舊報紙練字多年,可是一直沒有大的進步。老師對父親說:「如果你讓他用最好的紙來寫,可能會寫得更好。」
之後,父親就按照他說的去做了。果然,我的字大有長進!
問起原因,老師說:「因為用舊報紙寫字的時候,總感覺只是在打草稿,即使寫得不好也無所謂,以後還有機會。而用最好的紙,就會感覺機會珍貴,從而以謹慎的心態更用心去寫,所以字也就能夠寫好。」
回首走過的人生路程,驚覺時常有「日日待明日,萬事成蹉跎。」之感,好似當初在舊報紙上練字的那種心態,以至於許多目標沒能實現。
愜意的時間‧緊急的工作
星期五的下午,辦公室發著愜意氣息,因為大家都盤算著怎麼享受將到來的週末。
突然一位陌生人走進來問朗格:「我是同層辦公室的一名律師,想找一位速記員幫忙整理一下資料,因為手頭有些工作必須當天完成。」
朗格告訴他,所有速記員都去看體育比賽、自己也將離開,不過還是願意留下來幫他,因為「比賽以後還有的是機會,但是工作啊,必須在當天完成。」
提及豆子,大家都知道它很渺小,小到很多人都會忽視它的存在,甚至忽視了它的生命。
殊不知,這小小的豆子卻成為猶太人積極向上的精神象徵。猶太人說:「這世界上賣豆子的人應該是最快樂的,因為他們永遠不必擔心豆子賣不出去。」
豆子賣不出去時,可以拿回家磨豆漿向行人兜售。如果豆漿賣不成功,可以製成豆腐。豆腐賣不成功、變硬了,姑且當成豆腐乾來賣。若豆腐還是賣不出去的話,那麼就把它醃起來,變成豆腐乳。
有一個女孩走進一個美麗的公園,出來以後生氣地說:「這地方又髒又臭,我下次再也不來了!」
而另一個女孩卻說:「這裡簡直太美好了!到處都是鮮花,綠樹成蔭,空氣好、到處都是沁人心脾的芳香!
為什麼同一個公園會讓這兩個人有完全不同的反應呢?
大一的體育課期末考,老師要測100公尺,但跑步不是我的強項,心想就敷衍過去及格就好。
當我眼看終點線就在前方,於是照例要來個衝刺,正當要沖線時,雙腿竟突然失去平衡,整個人就高速撲倒在地上。
股神巴菲特曾說過一段名言:「做你沒做過的事叫成長;做你不願意做的事叫改變;做你不敢做的事叫突破!」
這句話說明了其實恐懼與勇氣往往只有一差之隔,只要我們願意突破自我限制,就能使人生的道路更為廣闊。
這段話簡單易明瞭,但為什麼大多數人卻還是原地止步,選擇安逸的生活在舒適圈內呢?
經營之神王永慶在她女兒王瑞華出國念書時,
遞給她自己的名片,上面寫著「秒間一掀,勝任何勇。」
王永慶認為國外冬天很冷,常會窩在被窩賴床,
所以希望女兒有個好習慣「在一秒瞬間,就要戰勝貪懶,勇敢掀被起床。」
威廉詹姆斯曾說:「一個人可以藉由改變自己的態度,改變一生。」
雖然命運是與生俱來的,我們無法改變外在的環境因素,但卻可以改變自己面對事情的態度。
要改變態度就從改變自己的觀念與想法開始,想法變了、態度變了,才有機會改變自己的人生。
「取悦症」是一種強迫的甚至成瘾的行為模式—「你對他人的認可上瘾了。」
取悦者會執迷不悟地把自己看成是好人,
而且認定别人也是這麼看待自己。
但你的與人為善可能會讓你看不到别人正在利用你。
被稱為「美國之父」的富蘭克林,年輕時曾去拜訪一位前輩。
年輕氣盛的他,挺胸昂首邁著大步,進門撞在門框上,迎接他的前輩見此情景,笑笑說:「很疼嗎?可這將是你今天來訪的最大收穫。一個人活在世上,就必須時刻記住低頭。」
謙卑是一種能力,一股力量?
有一天,老和尚囑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。弟子們匆匆行至離山不遠的河邊時,人人目瞪口呆。只見洪水從山上奔瀉而下,無論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。無功而返,弟子們都有些垂頭喪氣。
唯獨一個小和尚與師父坦然相對。師父問其故,小和尚從懷中掏出一個蘋果,遞給師父說,「渡不了河,打不了柴,見河邊有棵蘋果樹,我就順手把樹上唯一的一顆蘋果摘來了。」後來,這位小和尚成了師父的衣缽傳人。
剛開學,系裡有一位新進老師宣布喜訊,雖然包禮金是看交情,是個人的自由,但是依照慣例很少有不包紅包的。
可是這次因為有一資深的老師,並沒有和大家一起送禮,雖然表面上同事大多隱忍不說,卻常私底下議論紛紛,有老師認為他早結過婚,小孩也生過了,賠本的生意自然不肯做;也有老師認為他平常就節省,省下紅包也很正常;但我卻有另外的想法。
記得有一次帶著學生搭捷運從台北到淡水,因為假日人多,很多人只好用站的。
阿蘭•米穆出生於法國一個貧困的家庭,,十幾歲時,由於家裡經濟拮据,他去了一家咖啡館打工。在那裡,他幹的是最粗重的活,大家都叫他「跑腿的」。工作上的辛勞他都能忍受,,但他受不了的是,人們對他的歧視。
有一次,他小時的夥伴卡恩來館裡,抬眼見了他,,便招呼道:「跑腿的,過來給我添咖啡。」他低著頭,假裝沒聽見。卡恩一拍桌子,沖著老闆說:「你雇的小夥計怎麼做事的?」老闆連連賠禮,並呵斥他趕緊去招待,他只好忍著屈辱任由卡恩使喚。卡恩臨走時,掏出一張鈔票對他說:「這是你的小費。」當他伸手時,卡恩卻將鈔票扔在了地上,一腳踩住。他彎下身子,眼淚頓時淌了下來。
美國《幸福》雜誌曾在徵答欄中刊登過這麼一個題目:假如讓你重新選擇,你會想做什麼?
一個軍界要人的回答是去鄉間開一個雜貨鋪;
一位女部長的答案是到哥斯大黎加的海濱經營一個小旅館;
一位市長的願望是改行當攝影記者;